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实践队将大思政课搬进红色场馆,在八一纪念馆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本网讯(通讯员 廖梦圆)“来,大家往这边看,这个画面讲述了当年革命红军在井冈山成功会师的场面。”7月13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朱德旧居将“大思政课”搬进红色场馆,给“星与薪火”实践队的同学们讲述了一堂别样的思政课。
近日,为了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思政课老师与“星与薪火”实践队一起来到红色革命英雄之城——江西南昌,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为了上好这堂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出发前就做好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此次课程讲述的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1928年4月,成功在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这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堂大思政课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跟随老师的讲解逐一了解了在江西这座英雄的省份里发生的革命故事。从如火如荼的工人大罢工运动,到爆发八一南昌起义;从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到三湾改编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再到“井冈山会师”……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江西人民紧跟党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你们要知道战争的胜利,是数以万计的革命志士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堆积出来的,这是书写在江西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它也应该书写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永怀感恩。”思政课老师余佩在讲课时说道。
这堂精心准备的思政课通过实地教学,让实践队成员们在红色故乡中感受革命的气息,收获了不少好评。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没想到我们的思政课也可以这样上,真是生动又有趣,让人热血沸腾。
实践队指导老师杨琦表示:“自己作为思政课的任课老师,未来将教学点放到一线,将课堂带在身边。思政课的形式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大家既可以沉浸式参观纪念馆、红色故居,又可以结合场馆的某一历史画像或文物进行提问,增加课堂互动。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课程,走出教室、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创新形式,让‘大思政课’真正善用之。”